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是需要經歷持續引流 到 創作到 維護的過程 。微信公眾號如何運營推廣?
用戶定位:搞清楚目標用戶是誰,目標用戶的特征是什么,做用戶畫像
服務定位:提供什么服務,是否有差異化
平臺定位:結合用戶定位與服務定位來決定平臺的基調:學術型?惡搞型?創意型?平臺的基調將決定內容運營與用戶運營的策略。平臺定位還涉及到自定義菜單的規劃。其實自定義菜單的規劃有點像APP底部的功能規劃,規劃的思考維度可以從目標用戶、使用場景、需求、平臺特性幾個方面來考量。

1.內容運營
概述:每天具體推送什么內容,內容上的安排還是得有邏輯的,不斷的重復能讓用戶記住平臺的特質,單圖文和多圖文的選擇:在推送形式上,是選用單圖文還是多圖文,單圖文的好處是每天可以讓目標用戶集中精力讀一篇最高質量的文章,但這個還是得因平臺不同而靈活變化,對于資訊類的公眾號,單圖文的推送難免會顯得單薄。單圖文和多圖文的選擇依賴平臺特性與目標用戶。
二維碼:原生的二維碼實在沒有什么新意,缺乏辨識度,二維碼在一篇正文中還是占到了一定位置的,所以更要與眾不同,具有新意,經常更換。
2.用戶運營:
自定義回復:用戶在完成關注進入到公眾號后,用戶運營就開始了,自動回復的內容不宜冗長,由于微信閉環的特征,所以在語氣上應該像朋友之間的問候一樣,比如”你真是太有品味了“、”來了,坐!“當然,如果微信的平臺定位是咨詢類的,就得一開始告訴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用戶分組:種子用戶、活躍用戶、潛在用戶,在后臺用戶管理的時候可以對用戶進行分組,分組后便于日后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運營活動。微信的傳播渠道主要還是在朋友圈,做好用戶分組中種子用戶的分類可以保證微信的持續活躍度。比如500的種子用戶,每個人至少500個好友,一篇文章如果都被分享,那么到達率就有可能是500X500,當然這里只是理想狀態。用戶的運營必須得區別化對待。
微信群:微信平臺的調性自然會吸引具有同樣氣質的一群人,這群人就很可能自然的形成種圈子,人畢竟是集體動物,集體的歸屬感是非常重要的。
朋友圈:對于種子級別的用戶互動需求更多,大家發朋友圈無非就是嘚瑟下吸引
一些贊,多多關注核心用戶的朋友圈,刷刷存在感還是很有必要的。

3.活動運營
微信的活動運營與要達到的效果直接相關,是想拉新、擴大知名度還是增加黏性?如果是增加黏性那么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為最佳,比如沙龍分享會啥的。活動的形式太多這里就不過多的舉例了,個人認為提升活動運營的能力在于平時的積累和思考。
線上:簽到、刮獎、紅包、有償投稿、游戲等
線下:沙龍活動,禮物派送等
4.數據分析
微信平臺本身就可以直接進行數據分析,但是這樣的數據分析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整理。每日效果評估—輸出運營日報
傳播力度:信息到達率、每條信息的轉發率、收藏率、閱讀量、新增用戶數、流失用戶數
號召力:用戶關注、活動參與
營銷力:活動參與
服務力:用戶投訴率、申請各項服務的用戶人數、用戶滿意度/忠誠度數據整理—每周輸出運營周報
基礎數據:數量、新增率、流失率、留存率
社交數據:收藏、轉發、推薦
商業數據:投訴、廣告需求等